关于评判与批判(二)
记得之前从道德的角度分析了批判与评判的劣根性,最近又有了新的想法。
新想法的灵感来源于b站UP主康哟喂。他的视频风格非常的淳朴,没有过于华丽的专场或辞藻,而是在一条条淳朴的民风中提炼那些生活的酸甜苦辣,以让人从中回味人生百态。
老实说,刚看到他的视频时我还抱有一丝疑惑, 为什么会有人热衷于拍这种民俗民风的视频呢。虽然体验人间的生活百态或许对于人的道德精神有一定的营养和升华,但是没有UP主不想红,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愿意去记录底层人士的辛酸也是寥寥无几。因此我产生了好奇,我在思考这位UP究竟是为了与众不同,去做一些大家都没有做的事情,还是只是因为自己想要去做,并且不惜代价去做。
随后我就观看了他的好几条视频,从网络“梗人”怪哥的采访到女装参加东北大婚,再到卧底拍摄底层民工的生活。
第一个视频里,阿康(UP主)先是千里迢迢的赶到2200公里以外的冬泳怪哥所在地,在怪哥经常游泳的地方等了三天三夜后终于采访到了怪哥,就为明白怪哥是个怎么样的人。因为网上对于怪哥的人格,形象以及精神状态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精神不正常,在大街上裸奔伤风败俗。有人说他很有才华,学习也很不错,之前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教师,但因为种种原因被辞退了。还有人说,怪哥人品很好,很有毅力,不仅坚持冬泳,还在之前与“嘎子”在电台一起说相声。在经历了一系列和怪哥对话和相处后,阿康发现怪哥就是一位性情爽朗,头脑聪明,偶尔有些浮夸的普通人罢了。只不过人人都有为生计而疲于奔命的时候,而怪哥也不过是其中比较夸张的一份子罢了。
第二个视频里,阿康发现了可以借租伴娘的服务,出于好奇心,以及想要验证这是不是婚礼行业也开始内卷的原因,去为一户东北人家免费当了一天的女装伴娘。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想要火的噱头罢了,但是视频内容不仅没有夸张,更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行为。这场婚礼朴素又温馨,租伴娘也不过是一时兴起,加上婚礼需要罢了,没有过多的原因。新婚夫妇也表示,只要大家玩的开心就好,是不是亲人或者朋友当,都无所谓的。而阿康也仅仅是将自己变成婚礼流程的一份子,用镜头记录下了自己与这场婚礼的,唯一的亲密联系罢了。甚至在婚礼结束后,阿康自己也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现世的快乐太奢侈,奢侈到参加一场陌生人的婚礼,都比自己的孤独要快乐很多。这何尝又不是当下快节奏生活的浮躁与焦虑的体现。
第三个视频,阿康潜入底层日结工的根据地,记录了一部分底层员工的生活。他体验了一把日结员工的工作心酸,目睹了因为10块钱而大打出手的两个民工,看到民工住的了30块一间的拥挤旅社,没有厕所,更没有淋浴。也采访了小区内对于这些日结工的看法,不出所料,大部分都是厌弃,一小部分亲身经历的过来人表示理解。而这些日结工是所在地,杭州下沙,则是目前发展还比较不错的一个城市。而他们则聚集在这座城市的一角里,度日如年的,艰难的生活着。
我最大的感触莫过于,这些隐藏在生活的阴影就像是深深埋藏于地底下的老古董,每一件都充满了被探究的价值和意义。而阿康的行为就像是一个考古工作者,拍出的视频就是将这些古董挖出来,而古董上布满的灰尘和泥块就像是人人口中的流言蜚语,他一点点的,通过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将这些泥泞一点点冲洗掉,让这些古董的纹路和脉络更加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即使这么做还是会有人无法明白它们的价值或意义,但是在我看来,比在它们布满烟尘和黄土时期获得的模棱两可的评判和定义要有意义的多。
而这些都不是让我有感而发写这篇博客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近期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记录生活的视频,其中除了阿康的视频外,还有火遍大江南北的《二舅》,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叙事方式都是引人入胜且令人回味无穷。但是这些视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大多数人的印象来说都是一时的震撼罢了。它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只是换了包装袋,加了新配料。当然我认为制作这些视频的人本身和被拍摄者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我也认为这样的视频非常有意义。但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从中察觉到的人性的劣根性。
我无法定义人性,硬要用概率论来定义它的话,人性大概就是一个随机变量罢了。它的变化形态实在是多到令人无法侦测。因此我只是想说说我所感受到的劣根性。每次我在看这些朴实无华的记录人们生活的视频时,我的心灵都会被震撼,它会让我开始思考很多事情,尤其是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和人格。但他让我评判以及深思最多的莫过于人性的贪婪与懒惰。因为当我每次被震撼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开始改变后,这种改变根本不会持续多久。因为大脑它总是被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情绪所左右,从而忘记了那些视频中带来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阿康的视频让人想到出现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的一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那么这里的优势指的是什么呢,是很多东西。不仅限于金钱,还有家庭,环境,身边的人的品质,家长的教育理念等等,一系列可能塑造你的东西。而这些优势在不同情境下又是不同的,比如,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环境恶劣的贫民窟里,那么偷东西不被人发现就是一种优势,因为那是生存的手段。而偷东西这种行为放在上流社会里就是不堪入眼的劣势了。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只是因为自己个体与他人的差异而大力评判和评击一些自己无法接受或者判断的现象。因为情绪上头的时候,没人会在意这些大道理,或者这样的行为高尚不高尚。本着,让自己舒心和及时行乐的目的去肆意输出想法罢了。而这种行为是有两面性的,或许有些人用的方式比较妥当,从而没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但反过来就没那么好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他人的评判和批判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真的就是纯粹的,因为没有找到认同感而产生的情感发泄罢了。因为情感发泄除了能带来舒心之外没别的用处的。该解决的东西还是解决不了,顶多是人将这些不合理的东西合理化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而我,从12岁之后,就对身边的人充满了评判和敌意。而这种东西的根本原因和自身的原生家庭脱不开关系,但从另一种方面也反映出了我的傲慢和摆的高高的道德制高点。我嘴上说着我不是那么寻求认同感并且愿意共情和理解他人的。但实际上我不是的。我疯狂地寻找认同感和共情感,并且很多时候都非常希望,别人能以我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生活。很多时候我从他人身上感受到的不同点都是令我非常难受并且想要将其摆正的。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大度或者无私的人,我始终都是以自己的感受和喜好为中心,自以为是的将其强加给别人罢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二字对于人性来说实在是过于奢侈。没有人可以做到每时每刻都在珍惜自己所得到的东西。当然如果我能做到我大概也不会在这里写这篇文章了。我希望自己每时每刻都能铭记且明白自己得到的一切东西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而是我的祖先甚至是整个宇宙从几亿年前为我争取的一线生机。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以自己的,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成长环境所带来的,强烈的控制欲去要求身边的人,那不叫尊重或者在意他人,那叫己所不欲就施于人。
我也更希望,我能从心底里意识到,并且接受,任何人,无论贫穷还是高尚,无论十恶不赦还是正义凛然,无论自私还是博爱,无论浑浑噩噩还是忧国忧民,本质上都都不过是一堆原子的形成物罢了。只能说,我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有权力去选择自己想要的朋友或者生活,但不代表我有随时批判和评判与我不同的人的权力。因为那样做的本质就是将自己摆在一个高位处,以高位者的姿态评击别人罢了。
这算是长久以来和自己内在冲突的一个和解和感悟吧。感谢这些视频和阿康,也感谢我自己。
以上,以此为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