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弹奏的乐曲
致敬,海上钢琴师。
1900,如他的名字一样,降生在了正处于爵士乐时代(Roaring Twenties)的美国。那时候正是美国经济的繁荣以及上升期,无数的外来移民者,各种各样种族和国籍的人们,为了金钱和名誉,蜂拥而至纽约这个充满激情,活力,以及无限可能的城市。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就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船上的人们对于美国的期盼,当他们激动得高喊America时,我就已经代入了一整个故事,仅仅是一个镜头就跨越了年代与光阴,将我送入了那艘充满了期望的Virginia号。
镜头一转,Danny老哥就捡到了1900,他像个希望一样降生在了精致的钢琴架上,就如同他的命运早就注定了那般,他这一辈子,永也不会踏出琴键外的世界。
如果说1900就是底层水手的希望,那么Danny就是1900的光,当他逝去后,1900的使命才正式开始,就好像,每一位天才的代价就是他们必须失去些什么。Danny’s 的逝去同样代表了平层人民对于资本做出的牺牲,没有他们也同样不会有欢乐的20世纪。我想也正是因为有Danny和一整条船上也如他这样的人,才孕育出如此美好的1900。这正好对应了美国历史,如果不是1800s工业化革命,底层人民(奴役制,殖民,以及劳工)打下的扎实的经济基础,也不会有繁荣昌盛的1920s。
1900不止是一整艘船的希望,他的才华与魅力也同样感染了小号手Max。热爱音乐的人总是有很多共同话题的,我想没人能够拒绝一场在暴风雨中的钢琴盛宴,也没人能不被那种就像为上帝而生的钢琴手而打动。
而打动Max的也不止是1900的音乐。也许是他深沉的,如海一样看似沉静但实则风暴般狂热的眼眸。也许是从小生长于风雨中,无论何时也处惊不变的沉静。也许是即使生于一艘船还充满激情热情的灵魂,仿佛一整片海都是他的琴键。也许是惊为天人的洞察能力,精准的,毫无保留的直击每位船客的内心世界,将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还有很多也许…文字无力描述的也许……
他在海上呼风唤雨,掀起惊涛骇浪。然而这样的1900却永远无法在陆地上弹奏。
他拥有选择的权力,却从没有选择的权力。生于海上,沉于海底,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样一个理想化的1900,无法在无限中找到有限。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漫无尽头的陆地生活,就如那位意大利手风琴手所说,“life is immense”, 但他只习惯于从有限中创造无限。这就好比,他只有一架钢琴,也只有那一架钢琴能够让他弹出绝妙的乐曲,当你突然给了他无尽的钢琴,并让他舍弃那唯一一台时,他就再也弹不出任何一个音符来。因为属于他的,最纯粹的,最初的钢琴,只有一台。为了这台钢琴,他甚至主动放弃了一段双向的美丽爱情。他为她写的歌居然成为了绝唱。
Max,如同千千万万个20世纪的平层一样,没有在这场疯狂的追功名利中分到一杯羹。但他也幸运的在这场疯狂的爵士时代活了下来,却也被现实逼迫到卖掉自己的老伙伴。但是他不甘心,不甘于向这个世纪低头,也不甘于这个世纪走向它的尾声,因此他将1900讲述给了所有他遇到的人,而听书人无一不为1900而触动,即使他对于他们来说从未存在过。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即使没有参与进任何一场1900的钢琴盛宴,这个世纪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存在吗?而Max,拼了命的想要拥抱他,抓住他的衣角,抓住他的音乐,但是这个世纪已经不愿意再停留了,他在海水上,在战争后,在来临和告别后结束了他的使命。他离开了,带走了一整个爵士时代的狂欢和悸动。也带走了Max最后的念想。
“You are the exception, Max.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knows I’m here. You are a minority, and you’d better get used of it.”
小号手在破碎的船舱中悲鸣。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有幸见证一个世纪的辉煌和衰落。
1900就像二十世纪平层的化身,他代表了无法跳出舒适圈的人们,他代表了那些不敢下船,但已经下船的人们,他代表了希望,但也代表了绝望,这样一位足以轰动整个世纪的人物,却沉默又满足的沉睡在了Virginia上,那条总是充满盼望与欣喜的船上,那条驶向无限未来的船上。这又代表了多少在19世纪梦死于摇篮里的,疯狂的追梦者呢?或许,他们都在天堂与1900开着一场永不停歇的爵士乐盛宴吧。
因为没人能够拒绝他。
THANK YOU, DANNY.